12月27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校长曹勇安教授,应董事长兼校长龚珍旭博士邀请来我校进行交流。
当天下午,曹勇安教授在我校行政楼作了主题为“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的专题讲座。评议委员会主任袁思伦,董事会秘书长李长贵,党委负责人李能武,副校长童光庆、赵全贵及全体中层干部到场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我校党委负责人李能武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曹教授的经历。
讲座中,曹教授从近百年经济发展的历程及中国各阶段经济政策的大背景出发,强调当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知社情、知学情。他认真分析了当下我国教育的总体现状,指出教育的精髓在观念的创新,如果说课程改革是学校特色的源泉,那创新能力就是学校特色的源头。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学校要开设适应学生需求的课程,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曹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办学实践和经验阐述了自己的办学观、发展观、经营观和文化观。他指出,管理在高校办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领导要善于运用科学管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研究变化,坚持以才服人、以情感人、以德昭人、以廉勉人。他强调,只有思想是浪漫的,缺少思想的实践是蛮干的,思想加实践才是灿烂的。
曹教授的讲座语言幽默风趣且简明扼要,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为我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借鉴。
28日上午,曹教授以“学校特色的核心——教师是本,课程是源”为题目为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讲座。董事长兼校长龚珍旭博士、评议委员会主任袁思伦、董事会秘书长李长贵、党委负责人李能武、副校长童光庆、赵全贵及各学院教师到场学习聆听。
曹教授强调了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回归和守望职业的“神圣性”和“专业性”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教师这份工作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他讲到,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中,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发展。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所以转型的实质总结起来就是,转到深处是课程,变到难处是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研发的主力军。他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发展为例,大力提倡教师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推动各地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发展形式,用产业推动专业,把项目引进课堂,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风格,而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存方式保持一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应以此为契机,打造全省甚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一流高校。
讲座最后,我校党委书记李能武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都要做全面深刻的改革,认真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精确掌握社会动向,了解学生需求,全校师生都应为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
在这两场内容充实丰富的讲座中,曹教授的教育思想引起了大家对学校管理的深切思考,同时为我校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曹教授用诙谐的语言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转型教育课,对我校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新闻中心 谈丽莎/文 陈友良 吉木古以/图 责编 刘江)